筹划性,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对经济事项进行规划、设计、安排,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流转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对纳税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税收规定也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这在另一个方面为纳税人提供了可选择较低税负决策的机会。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额已经确定而去偷逃税或欠税,都不能认为是税务筹划。
目的性
税务筹划的直接目的就是降低税负,减轻纳税负担。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选择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较低的税收成本,较低的税收成本意味着高的资本回收率;二是滞延纳税时间(不是指不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欠税行为),获取货币的时间价值。通过一定的技巧,在资金运用方面做到提前收款、延缓支付。这将意味着企业可以得到一笔“无息贷款”,避免高边际税率或减少利息支出。
风险性
税务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税收收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与税务筹划的成本和税务筹划的风险有关。
税务筹划的成本,是指由于采用税收筹划方案而增加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含成本,比如聘请专业人员支出的费用,采用一种税收筹划方案而放弃另一种税收筹划方案所导致的机会成本。此外,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准确或操作不当,而在不知觉情况下采用了导致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的方案,或者触犯法律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都可能使得税收筹划的结果背离预期的效果。
会去咨询专业的税务机构。在这过程中,很多人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税务筹划和税筹筹划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企业的这种做法有些人称之为税务筹划,有些人却称之为税收筹划。
关于,我们可以先从概念上来看一下
其实,这两个词的概念在我们现阶段的法规政策中并没有一个十分标准或者说明确的答案。
一般情况下,和税务筹划、税收筹划这两个概念类似的说法还有节税筹划、合理避税筹划、纳税筹划、税收规划、税收计划等等。在我们一般人的理解中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叫法不一样罢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合理合法降低企业税负,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在很多场合和用法中,我们会发现这些词的概念都是混用的,但就这些词出现的频次来讲,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这两个概念出现的几率比较高一点。
从目前主流的一些解释中来看:
1、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是指同时站在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角度上,对税收的立法、征管方式以及纳税人的纳税事项进行全方位的策划。这个策划的最终结果包含了相对好的征税效果、最低的征税成本、税务最小化以及涉税零风险。
2、税收筹划
税收我们可以理解为税的收取或者税的征收。所以税收筹划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在国家法律法规策所赋予的征税权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税款的征收和税收执法行为的总和。
3、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是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之外,出现频次相对比较高的一个词。上面税务筹划的概念是站在税务机关的角度理解的,而纳税筹划则是站在纳税人的角度。纳税筹划的主流解释是纳税人以现行的税法政策为依据,从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在防范纳税风险的同时降低整体的纳税成本,从而实现纳税人权益最大化的一种税收安排。
从概念来看,我们总结一下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的区别就是两者的主体不一样,税务筹划考虑的角度更广泛一点,它包括了税收筹划和纳税筹划。准确讲,当前很多纳税人的降低税负的做法更应该被称为是纳税筹划。
从实际运用来看,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的区别几乎等于零,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混用的。一般的税务筹划机构和纳税人常常把这两个词混淆,把它们看成一个概念。
所以关于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的区别,对我们普通纳税人而言,没有必要那么较真,我们简单地理解为叫法不用就可以了。但有一点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从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必须注意税务风险!